家长们要注意了,这段时间,骗子盯上了在家上网课的学生们。仅2月1日到3月16日,涉及浙江海宁学生的电信诈骗就有24起。而在全国其他地方,类似的案件也开始高发。
这些学生都是怎么被骗的?骗子们又有什么套路?学生和家长该如何防范?
套路一:
卖游戏账号能赚100元?
没想到被骗1400多元
3月7日晚上6点多,海宁市公安局许巷派出所来了一名小女孩。小女孩姓朱,今年16岁,是在校初中生,她在家长陪同下来报案。
据小朱讲述:3月6日中午,自己趁网课间隙,在家中玩一款叫“鸣铃之契”的游戏时,有陌生人加自己好友。
对方问她要不要卖游戏帐号,100元一个。
小朱一开始并不想卖,但转眼又想,
反正卖了对自己也没太大损失,还可以赚100元,就答应了。
之后,对方让小朱登录一个叫“维融网”的网站,在那里交易。小朱打开网站后,按照流程注册账号,根据提示把自己的游戏账号卖了。
卖了以后,小朱发现网站的账户内确实有100元进账,她想提现却提不出来,于是联系客服。
之后的套路和其他电信诈骗就差不多了。
客服先是称,小朱在注册的时候没有交1块钱激活,现在需要交400元钱才能激活。得知小朱手上只有195元,客服让她先转到指定银行账号。
小朱照做了,但钱还是无法提现,客服又说要继续转钱激活。小朱被说得云里雾里,向同学借了1000多元,通过微信转账的形式,向对方转账了1200余元。
最后,当然是卖账号的钱仍旧无法提现,转过去的1400多元钱也打了水漂。
套路二:
想做代练帮人打游戏
反被骗546元
海宁市长安镇的小廖今年15岁,是一名在校初中生。2月7日8点多,小廖在上网课时,在“代练通”平台上看到一个寻找游戏代练员的帖子,有些心动。他之前听人说过,帮人代练游戏可以赚钱。
之后,小廖添加一昵称为“兮仪”的QQ号,“兮仪”询问了小廖关于游戏方面的信息,并向小廖索要人民币148元保证金。
小廖同意了,并通过发红包的方式支付,接着“兮仪”以小廖账号等级太低为由,让小廖缴纳50元的升级费,小廖也同意了。
之后要钱的名义有很多,148元“效率金”、200元“会员激活费”……小廖都以发红包方式给了对方,到了最后,“兮仪”直接把小廖删除了。
直到这时小廖才察觉自己被骗,赶紧在当天下午到盐仓派出所报案。
套路三:
购买游戏皮肤
被骗150元
许村镇的小张今年15岁,是一名在校初中生。
3月10日上午,她在某网络平台看“吃鸡”游戏视频时,有个陌生人加她为好友。之后,对方问小张要不要买“吃鸡”游戏皮肤,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小张把价格从300元还到了150元,然后就通过支付宝转了150元给对方。
转完之后,对方就把小张拉成黑名单了,小张这才发觉不对,当晚在家长陪同下来许村派出所报案。
其他省市类似案件也很多
骗钱的招数五花八门
不仅在海宁,在福建乃至全国其他省市类似案件也很多。
福建:相信“充值返利”被骗16万元
福建晋江的黄同学,上网课间隙在某群里看到“10倍返利”的广告,称支付一定金额便可获得数倍收益,引诱学生扫码支付,随后又称需要充值满一定金额才可返现,诱导学生多次付款,黄同学用父亲的手机扫码支付10次,共被骗164500元。
温州:已有53名中小学生中招
2020年1月1日